在这里
可以眺望朝鲜
在这里
有“最美国门”
在这里
满眼浓郁的朝鲜族风情
中国邮政报“再走边疆邮路”吉林段的采访
在这里开启
让我们走进这座与朝鲜一江之隔
充满活力的边陲小城
吉林省图们市
看中国邮政
如何用服务
将国门下的偏远乡村
紧密地接入国家发展的脉搏
看这一场关于“赋能美好生活”的
边疆振兴与接力
正被怎样踏实而温暖地书写
一枚蛋的“出山记”
“这可是吃着人参长大的鸡下的蛋!”
在长安镇来亿畜牧养殖有限公司
负责人汲长林手捧一枚小小的鸡蛋
眼里闪着光
以往
优质农产品常受困于
物流不畅、销路有限
如今
邮政打通“产销运”全链条
“邮政不仅帮我们线上推广
还负责线下配送
销售额已经突破18万元”
一枚枚鸡蛋从图们出发
借助邮政网络走向全国各地
这正是现代养殖技术
与邮政惠农服务的一场
“双向奔赴”
一个人的19年
使命,源于初心
在长安镇邮政支局
我们见到了老熟人
——2015年“边疆邮路行”采访过的
乡邮员李爱军
从自行车、摩托车
到面包车
变的,是交通工具
不变的
是19年来
他对乡邮路的坚守
2015年,本报“边疆邮路行”采访组采访了李爱军
他早出晚归,风雪无阻
累计投递行程超30万公里
投递邮件60万件
无一重大差错
他所服务的岭南片区
村落分散、路况复杂
却从未延误过一封信、一个包裹
“李师傅就像亲人一样
有事找他,准没错!”
一位村民说
“他经常帮我们代买东西、代缴费用
有他在,我们安心”
他不只是乡邮员
更是村民眼中的“贴心人”
李爱军的投递路
是一条连接千家万户的“暖心路”
也是邮政人扎根基层
服务为民的生动缩影
长安镇支局适老化服务的温暖升级
“阿姨,您慢慢来,不着急”
在长安镇支局营业厅里
支局长刘秋茹
正耐心协助一位老人办理业务
与10年前相比
这里悄悄变了样
更宽的通道便于通行
更低的柜台方便书写
还有随时准备上门的“移动服务队”
“有些老人腿脚不便
我们就去家里办业务”
刘秋茹说
邮政推进的适老化改造
不只是硬件升级
更是对“人民邮政为人民”初心的
生动践行
服务,因贴心而温暖
坚守,因用心而长久
三级物流体系智慧物流的“图们速度”
要让李爱军这样的乡邮员
工作更高效
要让“来亿鸡蛋”这样的本地特产
更快走出大山
离不开强大的后台支撑
走进图们邮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
自动化分拣线正高速运转
包裹在传送带上顺畅“奔跑”
“这里每天能处理1万件包裹”
邮政工作人员介绍
这里堪称邮路的“中枢神经”
投资60多万元建设的
寄递物流共配中心
不仅大幅提升分拣效率
更有效降低了农村物流成本
打通了“农产品进城”
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通道
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我们不只是送邮件
更是连接城乡的双向桥梁”
图们市邮政分公司市场部经理李双晶表示
通过寄递电商、直播带货
协助入驻邮乐平台
协同邮储银行贷款支持等多种方式
全面服务乡村振兴
10年间
图们邮政快递业务量增长34倍
农村快递占比显著提升
三级物流体系正成为图们乡村振兴
名副其实的“新引擎”
从一颗蛋的旅程
到一个人的坚守
再到一个体系的支撑
图们邮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
这条邮路
连接的不仅是城乡
更是机遇与希望
在图们
中国邮政早已超越传统信使的角色
它是农特产品出山的“开拓者”
是便民惠民的“贴心人”
更是边疆振兴路上最可靠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