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邮政分公司聚焦农业强省规划和集团公司相关工作部署,在霍邱县长集镇牵头打造全国首个“政府主建、邮政主营、多方合作”的冷链集配中心,创新构建全过程、全链条邮政综合服务生态圈,以冷链服务解决农户和农业企业“仓储难”“物流难”问题,建设全国邮政农品前置仓。同时,积极发挥邮政“四流合一”的资源禀赋优势,不断做好销售推广、金融信贷等综合服务,助力全国农产品“承东启西 连接南北”。
金秋时节,在距安徽省霍邱县长集冷链集配中心8公里的霍邱县曹庙镇元圩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元圩合作社),800余亩果园一派丰收景象。天刚蒙蒙亮,果农们就开始采摘、装筐、搬运、装车……忙碌的背影和着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这几年,靠着这一大片果园,我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为家里提供了新的经济来源。”果农管昌凤朴实的话语里透着满足,“每年收入都稳定在六七万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言语间,管昌凤把一个个色泽光鲜的秋月梨装进筐。果园旁边的马路上,一辆邮政冷链车和两名邮政工作人员整装待发,准备把这些刚采摘的秋月梨运往长集冷链集配中心。在那里,它们将被快速冷藏锁鲜,再通过邮政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安徽省邮政分公司聚焦安徽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特别是农业强省规划和集团公司“打造广袤无垠的农村市场优势”工作部署,立足服务高端绿色食品产业,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在霍邱县长集镇牵头打造了全国首个“政府主建、邮政主营、多方合作”的冷链集配中心,创新构建了“冷链仓储+寄递共配+电商运营+金融服务+农品加工”的全过程、全链条邮政综合服务生态圈,积极探索邮政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推进全链条综合服务
长集冷链集配中心地处环皖经济圈,距G35济广高速公路仅5分钟车程,距淮河航运码头1小时车程,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1个半小时车程,交通枢纽优势显著。园区占地100亩,建筑面积为5.6万平方米,由霍邱县政府投资基础建设,安徽省分公司配套投资进行设施设备购置。2024年7月开园后,政府将其交由邮政正式运营,合同期为10年,期满后可续签。园区内设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农副产品加工中心、线上线下电商中心、邮快合作共配中心,“四大中心”高效联动,为企业提供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保障。
“刚开始我们合作社处于投入大、产出小的阶段,合作社的冷库设备较为陈旧、仓储面积有限,无论是空间还是温控都无法满足水果保鲜的要求,导致出现鲜果销售周期短、量大滞销、易腐易坏、低价低效等问题。”元圩合作社负责人方国兵在谈到曾经面临的困境时记忆犹新。由于鲜果具有怕热、保鲜期短的特性,传统运输损耗较大,过去元圩合作社的翠冠梨、秋月梨等大多在当地销售,销售端以传统门店线下销售为主,点少、量小、成本高,销售渠道单一。
转机出现在长集冷链集配中心运营后。该中心不仅是一个物流中转站,更打造了一个集冷链仓储、寄递共配、电商运营、金融服务、农品加工于一体的全环节、全链条邮政综合服务生态圈。
“以前鲜果保鲜期只有几天,自从邮政提供高标准冷链仓储服务后,鲜果保鲜期延长到3个月以上,不仅解决了销售周期短、腐坏率高的问题,还实现了鲜果跨季销售,满足农产品保鲜、锁鲜需求,实现增值增效。”说起邮政以冷链服务破解合作社“仓储难”,方国兵娓娓道来。
冷链服务不仅在于“存”,“运”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通过冷链车、无人车运力资源,有效解决了元圩合作社以往在运输中存在的运输温控断裂、运力不足等问题,让农产品流通快人一步。”霍邱县邮政分公司市场部经理孟雪说。
果园一侧,一辆无人车驶出梨园。自长集冷链集配中心运营后,霍邱县分公司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对于线上下单打包好的梨子,通过无人车直接带运至长集冷链集配中心进行邮件发运,为合作社提供农产品寄递全环节服务。
在以冷链服务帮助元圩合作社解决“仓储难”“物流难”的同时,霍邱县分公司发挥“四流合一”的资源禀赋优势,为该合作社协同提供销售推广、金融信贷服务。7月24日,安徽省分公司还组织开展了“徽风润翠冠 一品桃李鲜”溯源直播活动,当日实现线上订单2.4万单,助力翠冠梨卖到全国。
“邮政目前累计帮我们销售了水果600多万元。”谈及邮政帮助元圩合作社提升销售业绩,方国兵赞不绝口。依托邮政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平台,霍邱邮政帮助元圩合作社对产品进行标准化升级,定制秋梨膏、翠冠梨等多款标准化邮政农品,实现从当地“撮堆儿卖”到网上“精品卖”、从“卖本地”到“卖全国”、从“卖一季”到“卖全年”,带动当地果农年人均增收8000余元。同时,依托园区乡村振兴工作室,霍邱邮银协同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已发放助农贷款180万元。
助力特色产业做优做强
霍邱县资源丰富,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居全省第一,是“中国小龙虾产业十强县”。“冷链物流运输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价值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特别是我们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仓储能力不足、扩大再生产受限、附加值提升难等痛点问题。”安徽方硕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硕公司)是霍邱当地一家专门从事小龙虾生产与加工的企业,该公司负责人朱家伟面对的是当地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共同的难题。
2024年12月,长集冷链集配中心内两栋1.7万余平方米的冷库建成投入使用。两栋冷库全部配备高位货架,可满足大规模、多品类冷链货物的存储需求。同时,融合风冷与排管双重制冷技术,配置12个独立温控分区;应用先进的仓库管理系统与运输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实现订单、库存、运输的智能化调度与协同管理;专业团队支撑各环节操作,包括精准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高效运维、精细化库存管理。“邮政提供的冷链仓储专业化、定制化的供应链服务,确实解决了企业发展的难题。”朱家伟说。针对方硕公司的需求,霍邱县分公司按照“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提供专属解决方案,依托冷库现有规模,运用冷库排管制冷技术,为公司提供冷冻存储服务,解决其仓储能力不足的问题。方硕公司原有200吨小龙虾仓储能力,入驻冷库后,存储量提升至近740吨,小龙虾收益增值率达150%。
“高标准冷链仓储是核心,我们不断做好特色产业综合服务,打造‘冷链仓储+全链服务+集约运营’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全方位增强邮政冷链服务核心竞争力。目前,我们已与81家高端绿色农产品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开展合作,入驻冷库的农产品企业达22家,带动小龙虾、麻黄鸡、朗德鹅、霍寿猪肉及蔬果等当地农特产品增值约4000万元,助力500余户农户就业,户均年增收约3万元。”霍邱县分公司总经理李民元说。
实现西部农特产品前置
“这是刚到的青海牛羊肉,我们必须尽快将这些从外省运来的农特产品进行入仓锁鲜保鲜。”9月5日,长集冷链集配中心冷库门口,开着叉车作业的刘师傅说。
在服务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皖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基础上,霍邱县分公司还将园区作为辐射长三角和全国的重要农产品冷链物流节点,建设全国邮政农品前置仓。针对西部农产品在运输和销售中存在全程时限长、运营周期短、结算成本高等痛点,安徽省分公司与青海省邮政分公司积极探索“极速鲜”发展新模式,尝试在长集冷链集配中心建立前置仓,打通“青货出青”流通渠道,将青海省的牛羊肉、枸杞、牛肉干等农特产品入驻长集冷链集配中心,直接辐射长三角周边省份进行汇集发运。这种运作方式实现互惠互利、共享共赢,青海省农特产品寄递全程时限由之前的72小时缩短至48小时,运营周期由之前的150天延长到全年常态化运营,且综合物流成本降低约60%。
“冷链物流不仅服务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更服务全国农产品‘承东启西 连接南北’,现在新疆哈密瓜也入驻了冷库,我们后续还将引进更多全国优质农特产品,进一步促进优质农产品销售,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长集冷链集配中心冷链项目负责人李雨农说。
目前,咨询并了解长集冷链集配中心冷库入库相关事宜的西部省份农特产品加工企业越来越多了。该中心不仅提升了西部省份农特产品的流通效率,保障产品新鲜度,推动其“走出去”,实现规模与附加值双提升,同时也提高了邮政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长集冷链集配中心的成功运营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更加坚定了安徽省分公司体系化构建冷链物流新格局的信心和决心。据悉,安徽省分公司将持续深化霍邱长集、宿州砀山等重点冷链物流项目的建设运营,紧密结合全省冷链物流总体布局,细化皖北、皖南、皖中邮政冷链集配中心发展规划。加强内外协同,对接省内优质冷链资源,深化与外省特别是长三角区域的冷链合作,着力打造体系化冷链平台,推动冷链物流由点串成链、连成面,辐射长三角,实现点上突破到链上联动、面上提升,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安徽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支宇表示:“安徽邮政将继续发挥行业‘国家队’作用,坚持守正创新、应需尽能,始终向高而立、向实而为、向新而行,推动小农品对接大市场、小产业融入大循环,让更多‘长集样板’绽放江淮,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强省建设贡献更大的邮政力量!”